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轉載 - 水筆仔

紅樹林雖然不是持續性地淹沒在水中,但受到漲潮時潮水間歇性地淹沒,再加上土壤質地細緻,滲漏通透性差,使得土壤經常性地呈現飽和含水的狀態。這也阻隔了氧氣往土壤內部傳送的管道。除表層之外,氧氣供應不足,土壤呈現還原狀態。一般的陸生植物不僅會因為土壤中缺氧,造成根部無法呼吸而死亡。還原狀態下的土壤並且容易產生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會對植物構成毒害作用。水筆仔具有通氣組織,能經由葉片將氧氣輸往根部。利用特殊的指示劑,可證明水筆仔的根部具有氧化能力。這種指示劑(α-亞甲基藍)在還原狀態呈現無色但在氧化狀態下呈現藍色。實驗的結果顯示,根尖周圍呈現明顯的藍色,意味著根尖氧化能力最強。至於從植株切下的斷根,並沒有明顯的變色反應。或許有人會質疑這是因為遭到截斷的根部活性頓失,影響到氧化能力的表現。使用較為完整的植株,同樣也能看到類似的結果。剪去水筆仔植株的莖葉,並在莖頂和莖幹上塗抹凡士林,以杜絕空氣滲入植株內部,經過這項處理的植株根部便沒有明顯的變色反應。也就是說,根部喪失了氧化能力。藉由以上的實驗說明了根部所需要的氧氣,是經由地上部輸送而來。至於根部的氧化能力,是否會進一步影響到根圈周圍的環境呢?將水筆仔根根部靜置於硫化亞鐵的洋菜培養基中,根部的周圍原本呈現黑色的硫化亞鐵,數日後會被根部氧化而形成黃色的硫酸鐵。這些實驗結果證實水筆仔根部所需要的氧氣,是經由地上部往下供應而得,氧氣還可進一步從根部滲透到根圈周圍,有助於水筆仔克服缺氧環境所存在的種種危害作用 (Chiu and Chou, 1993)。水筆仔正是憑藉這項通氣的功能,得以運氧自如、貫通任督二脈,在泥濘的沼澤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進而爆發驚人的生命力。
若將「燥」、「熱」歸屬火,水筆仔也能算是經得起考驗的個中翹楚。紅樹林原本即廣泛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河口沼澤地區,對於高溫環境自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生活在沼澤區域,固然沒有缺水乾旱之虞,但河口沼澤水中帶有高量的鹽分,對於一般的陸生植物而言,非但無法提供正常生長所需要的水分,更會對植株造成傷害。然而紅樹林具備排拒鹽分的能力,能夠從帶有鹽分的水中獲取水份。根據分析的結果證實水筆仔體內鈉的濃度,是從根部往莖葉遞減。說明了他具有某種排拒鹽分的能力。只是這種生物性的過濾功能,和人類的海水淡化裝置一樣地需要能量去除鹽分。紅樹林的能量,自然是來自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在進行呼吸作用所釋出的生物能。水中鹽分的濃度愈高,所需耗費的能量也就愈大,生長過程中所能貯藏的能量也就愈為短缺,植株的成長便顯得遲滯。除了造成不利於植體貯藏能量的因子之外,氯化鈉本身也會阻礙植體所需要的營養鹽的吸收作用,例如高濃度之氯離子會對於硝酸離子;鈉離子會對銨離子、鉀離子等營養鹽之吸收構成抑制作用。紅樹林的種種植物當中,最為合適的鹽分濃度各有不同,水筆仔大約是界於0.5 至1.0%之間,相當於海水濃度的四分之一。高於這鹽度的的環境固然不利於水筆仔生長;然而較低的鹽度是否也會對水筆仔之生長、繁殖構成為害?至今尚無成長在非鹽分地而能繁殖下一代幼苗的報導。但是根據溫室中的水耕栽培幼苗的實驗得知,適度的鹽分似乎是必要的條件,其中的機制尚有不甚明瞭之處。缺鹽的處理,生長勢較弱,對於重金屬的忍受性也較差(Chiu, et al., 1995)。
河口灘地鹹溼的環境,對於一般植物的生長是一項嚴苛的考驗,對於新生命的繁衍更是無情的煎熬。因為種子在落入土壤後,馬上必須克服呼吸,以及從鹹水中吸取水份、養分的問題。水筆仔是仰賴類似胎生的現象破解了這項危機。台灣北部的紅樹林約在六、七月間開花結果後,有超過半年的時間果實是在母株上繼續成長。四月間胎生苗成熟落地時,已經長達二十公分以上。胎生苗內貯備有大量的養分,以及已經具備相當規模的胚軸組織,得以在惡劣環境下渡過著根、存活的難關。
紅樹林生長在河口沼澤區,不可避免地,他和這條河川構成了生命的共同體。紅樹林必須仰賴河水,從上游陸地帶入植體所需的氮、磷等營養成份。相對地,紅樹林也無可選擇地承受來自上游的污染物質。隨著工業化腳步的進展,污染物質的威脅日益加重。各類污染物質當中,重金屬是極為棘手的一項問題。重金屬對於生物不僅具有毒性,又不會被微生物分解,會永久地存在地表環境中。根據筆者的研究,淡水河口紅樹林土壤有明顯的銅、鋅等重金屬的污染。尤其是關渡紅樹林最為嚴重,至於重金屬是否已經直接為害到紅樹林的生長呢?答案卻又未必盡然。水筆仔本身似乎具備某種耐重金屬的能力,其中的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除此之外,險惡的沼澤環境竟然在這個時候發揮了正面的意義。先前曾經說明淹水環境下的沼澤土壤,會因為水份阻隔了空氣的傳送而使得土壤呈現還原狀態。在這條件下,土壤中的硫酸根離子會被還原,和重金屬離子形成硫化物的沈澱。加上紅樹林土壤多半具有高量有機質,也能夠吸附大量的重金屬離子。這些特性都可減低重金屬的毒性,有助於使紅樹林存活在受重金屬污染的環境(Chiu a- nd Chou, 1991)。然而減低毒性,並不代表重金屬就會從土壤消失。面對無時無刻潛在性的武嚇威脅,紅樹林並不喜歡和重金屬為鄰。迫於現實環境,為了生存,只得憑藉本身的實力和利用種種謀略,默默地承受這份無奈。惡鄰的欺凌與施壓無日舒緩,水筆仔卻還得背負無法迎頭痛擊的悲情,只能憑藉著自我防衛能力苟且偷生。幸好沼澤環境有如紅樹林苦心練就而成的金鐘罩,足以對抗邪惡勢力。但是這付金鐘罩,究竟能再繼續承受多少撞擊而不致崩解?有待人們及時地寄與關懷和實際地行動支援。
紅樹林會減緩水流。以往認為紅樹林具有造陸的功能,便是利用這種減緩水流,促使水體中懸浮物質沈降的作用。在紅樹林枝幹周圍密佈叢生的各種類型的氣生根,更能發揮這種「固本培元」的效果。其中尤其是同樣屬於紅樹林的五梨跤和海茄苳,這種功能更為明顯。五梨跤從側枝往下生長的氣生根,或是海茄苳的從土壤中往上生長突出地面的呼吸根,皆能有效地截留、沈積漲潮時水體中所挾帶的淤泥及有機質。隨著植株成長與繁衍,擴大了截留淤泥的效能,紅樹林便能逐漸往前推展。但直接與海面接壤,或是風浪過大連植株都難以定著成長的這些地方,自然無法期待他有護岸、造陸的傑出表現。

轉載 - 小丑魚

我們印象中的海洋生物沒手沒腳又沒大腦且沒語言聲音溝通,但卻傳宗接代在地球上至今生存四億萬年以上,其生存之道就是互利共生,一般較瞭解的是小丑魚與海葵共生,刀片魚與海膽共生,清潔蝦與薯鰻魚共生……西濱海洋園區會由導覽解說人員親自為遊客介紹互利共生的生存之道:海葵的觸手像花瓣似的替海洋增添了無數的色彩。海葵利用觸手來捕捉魚蝦等食物,受到攻擊立刻把觸手縮入體內。觸手上有棘刺,可用來麻痺獵物。可是對小丑魚來說,海葵反而成了他的護身符。因為小丑魚身上有一層保護膜,不會受到棘刺傷害。另外小丑魚鮮豔的顏色會引誘魚蝦進入海葵叢裡,替海葵吸引食物吃,又幫海葵清除身上的寄身菌。所以他們是一種互利共生的生活方式。可愛逗趣的小丑魚可說是我們最熟悉的海洋生物,悠游在七彩繽紛的珊瑚礁與海葵之間,豔紅色的身體與塗粉般的丑旦裝扮,是牠最吸引人的地方。小丑魚屬於雀鯛科中的海葵魚屬,目前發現的種類約有28種之多,是小型的珊瑚礁魚類,通常體長不超過15公分,主要攝取浮游生物、小型甲殼類、藻類為食物。  小丑魚與海葵的共生關係最為人津津樂道,所以又稱為海葵魚,別小看那柔軟無力的海葵,牠可是小丑魚最倚賴的堡壘。海葵觸手上的刺絲胞,像蓄勢待發的弓箭一樣,對於外來的入侵者隨時給予痛擊,同時也是海葵覓食的法寶。海葵為何不會對小丑魚發動攻擊?小丑魚身上特殊的黏膜,造成牠與其他生物有所區別。有學者提出假說,認為黏膜的組成成分主要為醣類,不同於其他海洋生物的蛋白質黏膜﹔因此小丑魚被海葵誤認為「非生物」,所以能相安無事地共同生活。海葵為小丑魚提供保護,小丑魚也為海葵清理食物殘渣、寄生蟲,兩方都獲得相當的好處!  群居在同一領域的小丑魚,有奇妙的變性現象,他們的性別並不是固定的。這些小丑魚當中,僅有一隻體型最大最強健的能成為繁殖後代的母魚,其餘的不是成為雄魚,就是還沒有性別特徵。母魚會選擇雄魚中體型最大的作為配偶、繁殖後代﹔母魚若是死亡或被移開,雄魚中體型最大的便會性轉變為母魚,再由其它體型次大的雄魚作為牠的配偶,如此依序遞補,形成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  大多數的海水魚類,在產卵後並沒有照顧魚卵的習性﹔小丑魚則剛好相反,他們在海葵附近築巢後,便輪流看護著受精卵,無論是清潔、撥動水流,忙碌的樣子絲毫不遜撫育幼子的陸上動物。而且,一旦有外敵入侵,還可以見到小丑魚奮勇抵抗入侵者的模樣,親情呵護的偉大,讓您一覽無遺!  西濱海洋園區特別在七大主題海洋生物館中,引進多種小丑魚,並以珊瑚海葵造景,營造最合適小丑魚的生態環境。在這裡可以看到生活在一起的小丑魚,如何脫穎而出成為女王,仔細觀察,有時候還可以見到小丑魚夫婦一同照顧魚卵的有趣情景,相信不久將為海洋園區加入新的成員!小丑魚一次約可產下250顆卵[卵的多寡數量取決於小丑魚的體型]但一般平均是250顆左右的卵粒,小丑魚的卵黃囊在海水魚類中屬大型,所以卵的數量較其他海水魚少,卵的屬性屬黏性卵會黏附在礁石表面且是靠近海葵的身邊,可讓卵受海葵的保護,卵約七天至十天孵出幼魚,第三天左右會出現眼睛。依此方式傳宗接代活在地球上已經二億八千萬年。

轉載 - 鱷魚




鱷魚是僅存的大型爬蟲類,牠的遠親「恐龍」早在二億年前就滅亡。牠們是無情的冷血殺手,在水陸相間處以半潛水的方式生活。鱷魚家族的成員有大鱷魚、中南美洲鱷魚,以及短吻鱷,牠們都是伏擊的狩獵者,嗅覺發達且聽覺敏銳。中南美洲鱷魚是地塊遷徙的活見證,其凱門鱷魚與非洲鱷魚則各自演化成不同的外表。一般中南美鱷魚很少超過8呎長,而25呎長的奧利諾科河鱷魚則因皮價昂貴被捕殺殆盡,瀕臨絕種。 儘管生性凶殘,但您不得不相信,在大自然嚴苛的考驗下,鱷魚還是得盡全力生存下去,才能走上免於滅絕之路。


南方網訊 堪稱世界最大的鱷魚公園廣州鱷魚公園將於六一前開業。屆時,遊人將有幸一睹十萬條鱷魚同時亮相的震撼場面。
  廣州鱷魚公園擁有來自世界各地數十種不同種類、近百種不同形狀近十萬條鱷魚。公園位於廣州番禺大石西部,比鄰香江動物世界,佔地2000余畝,是集鱷魚科研、養殖、鱷魚產品系列開發、農業生態旅遊、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主題公園。公園四週河網密布、水道縱橫,是鱷魚養殖、繁育、生長的最佳生態。
  據悉,鱷魚公園的前身是香江野生動物世界的香江鱷魚養殖場。香江鱷魚養殖場根據鱷魚的生長過程,開發了鱷魚繁殖、孵化、育幼、種鱷培育、成鱷開發等一系列的養殖工程,基地分佈著數百個室內、室外養植區,對鱷魚的生長繁殖過程給予全面、科學的展示。經過多年技術攻關,養殖場的養殖、繁育技術在業內已享有極高的水平,獲得多項殊榮。泰國的鱷魚專家感嘆,在泰國這樣自然氣候水源的環境下,鱷魚的年生長是50厘米-60厘米己是一個不俗的成績,而香江鱷魚養殖場的鱷魚養殖已經達到年生長80厘米-100厘米,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鱷魚是與恐龍同一時代的“史前的偉大倖存者”,是被《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CITES)》列為瀕危物種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一般的廣州人可能想不到,在一河之隔的番禺大石,整整十萬條鱷魚跟他們生活了七個年頭。香江鱷魚養殖場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更多的人們無緣看到這種“史前遺客”。2003年下半年起,長隆集團投入鉅資,增強其觀賞性、娛樂性,將世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鱷魚養殖場面呈現給世人,讓鱷魚公園開殼問世,打造廣州旅遊的新亮點。

嘉義縣義竹鄉為全國鱷魚養殖數量最多也是最成功的地區,目前養殖鱷魚總數約10000尾左右,主要以養殖凱門眼鏡鱷為主,養殖場大多集中在新富村附近,業者自民國80年左右即自行繁殖小鱷魚成功,孵化率約5成左右,鱷魚肉為主要銷售產品,銷路相當順暢。眼鏡凱門鱷體長最大可達2.5米,初孵出來的幼鱷有20至25厘米長。眼鏡凱門鱷嘴長,背面呈橄欖綠色,頭部、身體、尾部上有個多深色斑紋,背部及尾部上則有深棕色或黑色的橫帶紋,肚皮的顏色則是純米色或者淺黃色。初孵出來的幼鱷下頜兩側有淡色斑,長大到大約35厘米長時,這些斑紋會全部消失。眼鏡凱門鱷一般棲居於廣泛的水域棲息地。與其他鱷魚一樣,食物隨年齡、季節及棲息地的不同而變化。幼鱷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特別是鞘翅目昆蟲,也會進食螺、蝦及蟹等水生動物。成年鱷則主要以脊椎動物為食,包括水生及陸生的脊椎動物。牠們的捕食策略包括靜伏不動,偷襲路過的陸生脊椎動物,於水中偷襲游近的魚類與其他水生脊椎動物。此外,牠們有時也用身體和尾巴驅趕魚類到淺水處,或者於開闊的水體將魚類驅趕到狹窄的岸邊後再捕食。眼鏡凱門鱷的求愛行為包括躍出水面、炫耀尾巴,以及輕咬和摩擦頭部與頸部等。牠們於不同地點的造巢活動的高峰期也有不同,一般多在潮濕季節。牠們的巢由葉子、小樹枝、雜草以及泥堆成小丘狀。雌性的眼鏡凱門鱷每次產卵可達40枚,而整個孵化期雌性會有規律地關心和保護巢址。幼鱷出殼時發出叫聲,雌性將巢挖開護送雛鱷進入水中,而有時雄鱷也協助。雌鱷也會用嘴幫助胚鱷破殼而出,並用嘴攜帶幼鱷進入水中。本鄉新富村業者林明昆先生養殖鱷魚約有30年時間,且花多年時間成功研發人工繁殖鱷魚的方法,台灣氣候並不適合鱷魚養殖,所以林明昆先生養殖鱷魚有成可說是為農漁民開起了另一條謀生之路。凱門眼鏡鱷屬小型鱷魚,最大可到近一百斤重。由於鱷魚極為怕冷養殖池內溫控極為重要,為明確掌控溫度,他採集約式放養,平均一個四坪大的池子,放養五十隻。鱷魚要長大到五、六歲才能產卵,約七十五天孵化出幼鱷,大約兩年半時間鱷魚長到二十餘斤重肉質最佳時才能上市,每隻鱷魚的成本是一千五百元。市面上已有豐富的鱷魚料理、鱷魚血與膽泡酒,甚至出現了鱷魚生魚片及三杯鱷魚皮呢!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轉載 - 南极甲龙

南极甲龙(属名:Antarctopelta)意为“南极洲的盾甲”,是种甲龙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南极。南极甲龙的体型中等,身长不超过4米,同时具有结节龙科与甲龙科的特征,使它们难以准确地分类。目前唯一的标本是在1986年发现于詹姆斯罗斯岛,是第一种在南极洲发现的恐龙,但却是继冰脊龙之后,第二种被命名的南极洲恐龙。目前只有唯一种,奥氏南极甲龙(A. oliveroi)。
如同其他甲龙类,南极甲龙是种笨重、四足、草食性动物,身上覆盖者皮内成骨(Osteoderms)形成的骨板,嵌入至皮肤内。目前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化石,但它们的身长估计最长可达4米。对于颅骨的所知有限,但目前所发现颅骨碎片都有保护用的骨甲。一个被鉴定为眶上骨的骨头,上有短尖刺,在眼睛上方往外突出。牙齿成叶状、不对称,牙齿边缘的锯齿朝向嘴尖的方向。以比例而言,南极甲龙的牙齿比其他甲龙类还大,最大的牙齿宽度有1厘米。与北美洲的包头龙相比,包头龙的体型较大,身长6到7米,牙齿宽度平均为0.75厘米。
  南极甲龙的尾椎也被发现,虽然尾端部分没有留下,但尾端在生前应该有数节较小的脊椎,上下侧由硬化肌腱连接者。甲龙科的尾部肌腱可协助支撑尾端的大型骨槌。如果南极甲龙的尾巴具有骨槌,应该会被挖掘出土,但还没有被发现。目前已发现六种不同型态的皮内成骨,但只有少数附著在骨骸上,所以只能推测这些骨甲的位置。有些皮内成骨应该是大型尖刺的基部。一些平行的菱形皮内成骨,类似结节龙科埃德蒙顿甲龙的颈部骨板。一些大型圆形的皮内成骨,与较小的多角形骨甲一同发现,可能共同组成类似蜥结龙的臀部护甲。第四种皮内成骨则是椭圆形,中央有者凸脊。第五种皮内成骨则附著于肋骨上,可能形成侧面的多排护甲,这是甲龙类的常见特征。最后一种皮内成骨,主要由名为小骨(Ossicles)的小型骨质块所构成,可能散布者身体表面。数根肋骨上附著者这些小型骨质块。
  南极甲龙与结节龙科有数个共同特征,主要在于牙齿与骨板;尾巴似乎有骨槌,这点类似甲龙科。这些混合的特征,使南极甲龙很难以分类。南极甲龙目前为甲龙下目的未定属,目前还没有亲缘分支分类法的研究。
南极甲龙的正模标本,是该属目前所发现的唯一化石,同时也是南极洲所发现的第一个恐龙化石。这个正模标本是在1986年1月,由阿根廷地质学家爱德华多·奥立维罗(Eduardo Olivero)与罗贝托·斯加索(Roberto Scasso),发现于南极半岛附近的詹姆斯罗斯岛。挖掘区域约6平方米大小,但因为冰冻的地层与恶劣的气候,在经历数次挖掘活动后,直到10几年后才被完全的挖出,但可确定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该标本包含:三个相关联的牙齿、部份下颚与一颗相连的牙齿、部份颅骨碎片、脊椎、肩胛骨、肠骨、股骨、五块蹠骨、两块指骨、以及众多的骨甲。骨骸的保存状态不佳,许多接近地面的化石,因为风化作用#冻融风化而风化、破碎。
  这些化石经历10几年才被完整挖出,且有过三次个别的研究发表,终于在2006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利安纳度·萨尔加多(Leonardo Salgado)与佐兰·加斯帕里尼(Zulma Gasparini)正式命名为奥氏南极甲龙(Antarctopelta oliveroi)。在1993年命名的冰脊龙,是第一个被命名的南极洲恐龙;但其实南极甲龙才是第一个在南极洲出土的恐龙。南极洲(Antarctica)这名称衍化自古希腊文,αντ/ant-意为“的对面”,αρκτο/arktos意为“熊” ,暗指大熊星座;而πελτε/pelte意为“盾甲”,是甲龙类常见的属名字根。种名oliveroi则是以发现者爱德华多·奥立维罗为名,他既是第一份相关研究的作者,更在南极洲挖掘了10几年之久。
  早期的研究显示,这个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的甲龙类化石,是个幼年体。最近的研究则发现,它们的脊椎骨各部份完全愈合在一起,而幼体的神经弓与脊椎体之间应该有明显的接合处。一个初步的组织学研究,研究了数个脊椎骨,显示这个骨头生长至一定的程度,应该不是新生长的骨头。
正模标本是在南极洲圣玛尔塔组出土的,位于一个挖掘基地的附近90米处。该地过去是个浅海环境,保存了许多海生动物化石,例如:鲨鱼牙齿、沧龙科的Lakumasaurus、鹦鹉螺、双壳纲、以及腹足类。从鹦鹉螺等标准化石显示,该地的年代为晚白垩纪的晚坎潘阶,约74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尽管位处海相沉积层中,南极甲龙仍生存于陆地上。曾经在其他海相沉积层中发现甲龙类化石,但应该是被冲积到海洋中的尸体。
  虽然在白垩纪时期,南极洲位于南极圈之内,该地的气候却比现在温暖许多,应该没有覆盖者冰河。南极甲龙等动物可能生存于由蕨类与落叶树构成的森林之中。尽管气温较高,当时的南极洲在冬天应有永夜。在当时,南极半岛与詹姆斯罗斯岛连接者南美洲,允许两地的动物群做生物迁徙。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有个共同的甲龙类动物群。

轉載 - 特暴龙

亚洲发现的恐龙非常独特, 特别是中国、蒙古的恐龙实在令人惊叹。要谈到特暴龙, 就先要从几千公里外的北美洲讲起。1902年, 一个跨世纪的大发现---一种当时最庞大, 最凶猛的食肉恐龙, 暴龙在北美洲出土。至今已经101年, 不过,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依照型, 推断出暴龙乃侏罗纪时期的霸主异特龙直接进化而成。在二十世纪初、中期的古生物学界, 暴龙乃异特龙直接进化而成的理论成了主流的观点。二十世纪末期, 考古学家依骨骼构造, 否定了暴龙乃异特龙直接进化而成的理论。不过, 至今仍争持不下的是究竟暴龙的近亲是什么样的恐龙?古生物学家根据身体构造, 指出暴龙最早源于三叠纪的空骨龙; 不过, 到了白垩纪末期, 暴龙的类似品种则分支成2种。一种是亚洲蒙古的特暴龙tarbosaurus, 另一种是北美洲本身的恶霸龙daspletosaurus。
  特暴龙是截至目前为止在亚洲发现过最庞大的食肉恐龙, 相信跟暴龙一样, 是十分凶猛的巨型食肉恐龙, 体型略瘦。典型的特暴龙身长较北美洲的暴龙稍为逊色, 约10公尺长, 最高可以去到12公尺。身高约4公尺, 重6、7公吨, 嗅觉灵敏, 相信跟暴龙一样是靠嗅觉追踪猎物的位置。这个品种在7500万至6500万年前, 在今天的蒙古相信很常见。美国最受欢迎的恐龙其实很可能源自亚洲, 因为在晚白垩纪的时期, 亚洲和北美洲在今天的白令海峡处有"陆桥"连接。所以, 亚洲的恐龙能够徒步迁徙往北美洲在那个年代绝对不为奇。

轉載 - 希拉毒蜥

蜥蜴亚目(Serpentes)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两种有毒蜥蜴之一,学名Heloderma suspectum。原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以希拉河谷地得名。体粗壮,可长到50公分(20吋)左右。体具黑色和浅红色斑纹或条纹,鳞片为串珠状。天气和暖时夜出觅食,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各种动物的卵为食。其尾部和腹部可储存脂肪,以备冬季耗用。毒蜥属(Heloderma)的两个种,动作皆迟缓,但咬齧有力。多数牙上有两道沟槽,以便引出下腭的毒腺的分泌物,内含神经毒素,但很少能致人死亡。近缘的墨西哥串珠蜥(H. horridum)体型稍大(长80公分),色稍深。
把血变成水”希拉毒蜥是世界仅存的两种濒临灭绝的毒蜥蜴的一种。它下颌十分有力,那可怕的毒牙就长在下颌上。如果被它咬到,毒液会从伤口进入人体,由人体内的淋巴腺带到身体内的其他部分,一旦毒液到达心脏,其中的血毒素就会进入人体的血液。它们攻击的不是血液而是血管壁。这时血液就会通过血管壁像水一样喷射出来,发生大面积出血
  希拉毒蜥是美国最大型的蜥蜴,因为希拉河盆地(Gila River Basin)而得名,主要就分布在美国西部,南部各州,以莫哈维沙漠(Mojave)为中心,延伸进入墨西哥,是该地区仅有的两种毒蜥之一,另一种就是墨西哥毒蜥(Heloderma horridum),分布在由墨西哥到瓜地马拉的区域,其实它们都是相同的毒蜥属,而且两种毒蜥的分布区域是有部份重叠的.
 希拉毒蜥有两个亚种:分布区北部的黑带希拉毒蜥(H. s. cinctum)和分布区南部的网纹希拉毒蜥(H. s. suspectum).墨西哥毒蜥也有两个亚种: 墨西哥珠鳞毒蜥(H. h. horridum) 和里富珠鳞毒蜥(H. h. exasperatum).墨西哥毒蜥由头到尾的体色黝黑,布满黄白斑纹,与希拉毒蜥的通体金黄布满黑色斑纹截然不同,很容易区别.
  毒蜥的毒性与菱背响尾蛇的毒性相同,属于神经毒,被咬到
  就会出现四肢麻痹,昏睡,休克,呕吐等征状,但是通常不会
  有致命的危险,因为它们并非以类似毒蛇用毒牙注射毒液
  的方式来瘫痪猎物,毒蜥的的毒牙和毒腺都位在下颚,毒牙
  属于沟牙,毒液由牙沟渗入唾液中,而进入伤口,所以不论是
  进入伤口的毒液量或是渗入的速度都比较少又比较慢,虽
  然对健康的成人致死率不高,但是仍然要十分小心,尤其是
  毒蜥的咬合力量不但很大而且不会主动松口,而会持续啃
  咬,造成严重的伤口,因此捉取毒蜥时最好要带皮手套比较
  安全,千万不要被它们迟缓的行动所骗,它们咬人的速度是
  快如闪电的.尤其是毒蜥自出生时就有毒腺,所以对幼体也都要小心.没有必要千万不要空手抓毒蜥, 
  希拉毒蜥的食量非常大,尤其是幼蜥一餐可以吃下自身体重50%的食物.基本上饲养可以比照蟒蛇,每周喂食一次,食物以老鼠和鸡蛋为主,它们偏好小型哺乳类和鸟类.过剩的养份会储存在它们的尾部,加上缓慢的新陈代谢,使得毒蜥可以三个月以上不吃不喝,也不会有不良的影响.成体可以两周喂一次,但每次都要喂到饱.所以要挑选健康的个体 只要看尾巴就知道.与豹纹守宫类似.
  除了觅食以外,希拉毒蜥90%的时间都躲在地下洞穴中,它们攀爬的功夫一流,在野外常爬到树上捕食幼鸟或鸟蛋.拒食老鼠的毒蜥可以用沾过蛋黄的老鼠喂食,或是直接强迫喂食.只要将老鼠直接塞入毒蜥喉咙中即可.美国业者曾经强迫喂食一只雌性个体长达18年之久,而且还年年生蛋.因此强迫喂食似乎对毒蜥并没有带来任何 不良的冲击.
  美国业者繁殖希拉毒蜥至少已有30年以上的历史,繁殖难度颇高,最困难的就是辨别雌雄,两性在外观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虽然有人认为雄性较粗壮,头部较宽,雌性较修长,通常呈酪梨型,但是必须多只比较,而且准确度低,最好的办法是用超音波透视体内寻找卵巢或睾丸,也可以验DNA.由于希拉毒蜥会冬眠,因此 没有经历低温期的雌雄对多半无法繁殖.自冬眠中苏醒的雌雄对会立刻进入交配,过程约30分钟左右,雌性会将卵产于地下洞穴中,每窝可产3-12颗蛋,但通常生产5颗左右,孵化期一般是10个月,幼蜥出世后便需自力更生,如过成长顺利,希拉毒蜥可以活到30年以上,也算是非常长寿的蜥蜴.

轉載 - 蜥蜴




蜥蜴是爬蟲類中種類最多的族群,目前全世界已知超過4,000種,主要分佈於熱帶。體型差異很大,從數公分大的加勒比壁虎,到近3公尺長的科莫多龍都有。
有些被稱為蛇蜥的種類腳已經退化,只留下一些腳的痕跡構造。牠們因為有眼瞼耳朵,所以能與區分。
許多蜥蜴能變換牠們的顏色以因應環境的變化或壓力,例如變色龍
大部份的種類為肉食性,以昆蟲蚯蚓蝸牛,甚至老鼠等為食。但也有以仙人掌海藻為主食,或是雜食性